时间:2022-08-19 22:54:33 | 浏览:782
作者:刘吉洪
图片:网络
京东方(A股代码000725,B股代码200725)今年AMOLED出货1亿片的目标又被质疑难达成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2019年、2020年、2021年已经连续三年“放卫星”。
有投资者戏谑:“在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低于预期的问题上,京东方从来没有低于预期。”
京东方的AMOLED业务并不是竞争力不强,恰恰相反,实力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升:从“周冬雨”排列被讥讽嘲笑,到蓝钻排列“屏实力”站起来;从给苹果维修屏供货起,到今年iPhone 14首发供应;从只有华为一个客户、一款手机,到全球主流手机厂商客户几乎悉数拿下。
正因为AMOLED事业实力日渐增强,才让外界对它满怀期待,而管理层则给这种期待“火上添油”,然而,过去几年制定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令部分投资者从满心期望变为过度失望。
今年,管理层更是喊出了1亿片的目标,但根据近期三方咨询机构给的数据,京东方上半年出货还不到3000万片,二季度更是同比、环比均双位数下滑,实现这1亿片出货量的概率还剩多大呢?
Mate 20 Pro“绿屏门”初见实力
京东方的AMOLED手机面板均为柔性屏,柔性屏与刚性屏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基板不同,柔性屏采用的是PI(聚酰亚胺),刚性屏用的是传统的玻璃。
2017年5月,京东方在成都点亮了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B7,当年10月份量产交付。
与LCD从“小弟”历经摸爬滚打才当上“大哥”不同,京东方的AMOLED一开始便被视作可以挑战SDC(三星显示)霸权的唯一者。
京东方也不负众望。
2018年下半年发布的华为旗舰机Mate 20 Pro,由京东方和LGD(乐金显示)联合供货柔性AMOLED曲面屏,然而,这款惊艳的产品发布不久后一度被绿屏问题困扰,华为的对手三星这时还不忘调侃:屏实力,不焦虑。
图一:华为”绿屏门“被对手调侃
来源:微博
京东方和LGD一度因为绿屏问题被消费者骂惨了,而且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主观上更愿意相信是京东方的问题。
随着事件抽丝剥茧般逐渐将真相展示出来,人们发现,原来出现绿屏问题的产品全部是LGD供货的,与京东方无关。
经过这次事件的检验,京东方的AMOLED实力逐步显现,以华为为首的国产手机厂商逐步加大采购。随后的2019年初,华为的P30系列、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等旗舰产品均采用了京东方的柔性AMOLED屏幕,而且基本是主供。
图二:华为Mate X
来源:网络
供货iPhone奠定江湖地位
2019年7月15日,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B11)量产出货。该产线是全球领先的触控一体化柔性显示生产线,通过采用触控一体化解决方案,能更好地降低模组厚度,使柔性显示屏更加轻薄;京东方也将成熟的蒸镀工艺和柔性封装技术应用于绵阳柔性生产线。
业内对这条生产线更具标签化的称呼是:苹果专线。
经过一年多的打磨,2020年10月,B11成为苹果iPhone 12部分新机AMOLED屏幕的供应产线。同年12月底,全球科技产业研究机构洛图科技再次爆料称,京东方已经在月内完成了向苹果的首批屏幕供货,向苹果供应的首批AMOLED面板尺寸为6.1英寸,被用于销量最高的iPhone 12机型,数量达到万片级别。
此后,京东方在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的地位逐步提升,2021年的iPhone 13供货时间提前了一两个月,今年的iPhone 14更是首发供应,消息称7月便已经投片量产。出货份额也水涨船高。
图三:iPhone屏幕供应商份额变化
来源:Omdia
苹果向来以对供应商质量把控严格著称,对零配件的品质要求在行业无出其右,京东方顺利进入苹果供应链,体现了自身产品的实力,也意味着京东方生产的屏幕品质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意义重大,国内一哥的江湖地位由此确立。
另外,苹果iPhone手机在全球市场有着海量的需求,尤其是在华为出货受限的背景下,进入苹果供应链对京东方也意味着商业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出货目标屡次“放卫星”
良好的势头让外界对京东方充满期望,京东方自身也信心满满。2019年初,有媒体报道陈炎顺(现任董事长,当时是公司二把手)说要为全球提供5000万片柔性AMOLED面板。
据群智咨询调查,京东方2019年AMOLE手机面板实际出货近1700万片,较2018年大增286%,位居国内AMOLED面板出货量之冠,全球排名SDC之后,位列第二。这个成绩本身并不差,但与5000万片的距离却似乎隔了个“太平洋”。
其实,偶尔不及预期并不值得过分指摘,京东方的问题在于,管理层给的目标,几乎就没有完成过,似乎陷入了预期管理的“魔咒”。
2020年,管理层最初目标是6000万片,8月底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又说是4000万片,而最后实际出货也就大约3600万片。
2021年4月13日,显示事业首席执行官高文宝在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华为确实有些影响,但是京东方的客户群比较丰富,公司也在积极地拓展产品,开拓物量,成都B7、绵阳B11出货目标是翻倍以上成长(2020年3600万片)。而且,对于翻倍成长的目标,高文宝强调说:“实话实说,我自我判断把握很大。”
2021年8月31日的半年度业绩会上,高文宝对一倍以上增长出货目标再次表态:“我一直充满信心,说话要负责任。”
可是,2021年全年,京东方OLED手机面板的出货量实际约为6000万片,与翻倍以上(7200万片以上)的目标仍有距离。
时间来到今年4月6日下午的网上业绩交流会。已经荣升总裁的高文宝透露,2022年京东方柔性AMOLED手机面板的出货量目标为超1亿片。
公司的多份调研纪要也披露了出货目标1亿片的信息,直到6月24日的纪要显示,1亿片的目标不见于表述之中。
图四:2022年5月31日调研纪要主要内容
来源:公告
图五:2022年6月24日调研纪要主要内容
来源:公告
这微小的变化引发了投资者的猜想:公司目标不会又完不成了吧?
三方咨询机构的数据则加剧了这份担忧。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78亿片,较去年同期下滑10.5%。京东方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5.4%,以10.3%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稳居国内第一,以此估算出货量为2800多万片,还不及全年目标的三分之一,更致命的是,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19.5%,环比下滑32.7%。
图六: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情况
数据来源:CINNO Quarterly Mobile Phone Panel Value Chain Report
有投资者戏谑:在AMOLED出货量低于预期的问题上,京东方从来没令人低于预期。
对此,记者致电京东方董事会秘书室求证时被告知:目前出货目标仍未变,但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动态安排生产。
在LCD方面,面对产品价格结构性调整,京东方依托良好的产品、客户结构以及技术力、产品力领先,积极调整产品组合,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柔性OLED虽然业务占比较小,但在2021年12月,京东方实现单月出货量首次突破千万级。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报道指出,三星电子很早就已向京东方提出了支付1,000亿韩元授权费的要求,在今年上半年两家公司也就此进行了谈判,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是受此影响,2022年一季度,在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的背景下,京东方出现增收不增利,毛利率“失血”近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下降1657%,内外皆受制约而承压情形已较明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让面板行业持续许久的好日子在去年暂告段落。京东方与TCL科技这两家国内面板双雄的股价,也自去年3、4月份出现的年中股价最高点逐渐回落。这让外界担
格隆汇8月1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B股数量为102,916,988股,占公司B股的比例约为10.9941%,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
作者:肖俊清来源:股市动态分析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写过多篇关于看多面板双雄的分析,本文是在重温巴菲特部分理念和阅读段永平问答录后,第一次直面曾经避而不谈,关于面板企业商业模式上所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笔者依旧看好未来3到4年
今天大盘震荡调整,但面板双雄却探底回升,收出中阳线。面板双雄是否探底成功?后面会怎么走?TCL科技复盘:从中长线看,从月线看TCL科技最近月线有两次低9情况出现,但出现了一定的探底回升。所以说从中长线上看有一定的机会。本月反抽五周均线,但量
今天大盘再次震荡上行,涨0.66%,但TCL科技,京东方A,顺丰控股等白马却继续下跌,跌跌不休的它们这两天创出了年内甚至两年内新低。那么白马是否迎来了布局机会?它们创出新低是风险还是机会?下面我们来分析。顺丰控股:顺丰控股今天最多大跌超5%
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横向盘整走势,没有突破前期高点,之前的科技股在沉寂很久之后出现狂欢,但狂欢之后,接下来又趋于沉寂了,接下来的几天都处于持续回调中。不过,无风不起浪,科技的狂欢,也表明了科技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已经再次得到了资金的关注,只
本周TCL科技涨2.92%,京东方A本周涨1.98%。弱反弹,面板双雄何时再迎起飞机会?TCL科技复盘:上周复盘说到TCL科技上周放量收阳,属于量价常态。上周放量站上了五周和十周均线,遇20周均线冲高回落,本周或有回踩确认的需求。后面五周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