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2:55:19 | 浏览:607
文/刘焕
2020年中至2021年中,国内半导体显示行业经历了史上最长的景气周期。
液晶显示面板一路飞涨,各尺寸面板价格均实现超过100%的涨幅,中国大陆地区因产能集中释放,在此轮景气周期后,稳稳守住显示领域全球第一。
但从2021年下半年起,面板价格回落,显示行业呈现波动,这势必将考验显示企业的抗波动能力及精益管理能力。这从京东方于4月27日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就能窥见。
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4.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89亿元。净利虽比历史最高点的2021年有所回落,但整体表现仍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京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叠加经济压力及行业波动等内外部多重挑战下,相比2021年以前的季报数据,京东方今年一季度业绩仍保持稳健发展已属不易。该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公司在近两年不断勇于打破显示行业的天花板,拓展智能显示的应用场景,并不断推动公司物联网转型,使得行业周期性波动对公司影响明显减弱,公司正由强周期性迈向稳健成长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报发布的第二天,京东方发布了另外一条公告,正式宣布新一届董事会和管理团队成员名单。连续两条公告接连发布,释放了一个信号:无论是抗周期能力表现还是新一届管理团队的亮相,京东方的改变已呼之欲出。
深耕物联,追求稳增长
周期性变化一度是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难解之痛。
需求稳定前提下,面板投资数额大、回报周期长,一段时间内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周期性供大于求,产业周期性特性较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件制造基地,2019年就经历了下行时间最长、下探幅度最深的低谷期。期间多数显示企业盈利水平持续萎缩。
2020年5月开始,在疫情“宅经济”的作用下,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居家娱乐等应用市场进一步扩大,带来终端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面板行业出现了长达13个月的上涨周期,国内半导体显示企业也迎来高光时刻。
以京东方为例,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1355.52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50.36亿元,同比增长162.46%。这一利好延伸到2021年,公司全年营收首次突破两千亿,达2193.10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一年抵过去20年累积,达258.31亿元。
业绩创新高,除外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也基于内部自身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从而让企业这座“大厦”根基更牢,抗压能力更强。
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彼时,中国大陆显示领域长期“缺芯少屏”,显示面板一度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商品。2003年,京东方瞄准液晶显示业务,通过一场“中国海外高科技收购的最大案例”,正式进入液晶显示领域,从此开启了行业突围之路。
此后它相继在全国布局多条半导体显示产线,随着多条产线产能加速释放,2018年京东方液晶显示屏产能与出货量双双位列全球第一,直到今年一季度,仍牢牢占据全球显示器件的头把交椅。目前,全球每四个显示终端就有一块屏幕来自京东方,彻底颠覆中国“少屏”的产业困局。
京东方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屡次取得突破,打破中国“少屏”的产业困局
这背后依托的就是多年来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创立至今,京东方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去年首次突破百亿大关。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换来同等回报,除LCD全球领先外,这几年8K超高清、柔性OLED显示、Mini LED等多项显示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引领全球。
今年一季度,全球疫情承压之下,超高清、高刷新率、电竞显示、柔性OLED等领域也推出多个创新产品,如携手荣耀、OPPO、华硕等品牌推出多款基于f-OLED高端柔性显示技术的创新产品。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京东方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600万片,同比增长近50%,柔性显示屏出货量持续攀升。
京东方高端柔性显示技术的创新产品
另一方面,随着“史上最长”景气周期结束,全球面板价格出现波动,京东方仍能维持“稳健发展态势”、“业绩波动幅度远小于产品价格波动”,得益于物联网转型成功。
2013年起,京东方开始着手向“物联网创新企业”转型,这已经不是技术突围的范畴。
董事长陈炎顺做了一个比喻,“京东方目前的显示主业就像是稻子和大米,转型物联网,则是将大米加工为米花、米酒、寿司等多形态产品,从而增加其附加值,并延伸到市场更广泛的应用中去。”
因物联网显示的细分市场无处不在,京东方选出市场规模潜力大、能更好发挥他们底层技术优势,以及更适合京东方进入的几十个方向,以显示技术为基础进行应用场景赋能。
目前,京东方的场景赋能效果显著。在智慧金融领域,为全国超2500家银行网点提供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在全球超过61个国家的3万余家门店落地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在北京、天津、重庆等20余个城市落地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今年一季度还上线了自主研发的智慧园区物联管理平台……
京东方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京东方物联网创新事业也已成为公司发展新引擎。“通过给屏集成更多功能、将屏置入更多场景、赋予屏更多的出货形态,让屏融入各个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实现数字化时代‘屏即终端’的用户感知革命,重塑价值增长模式。”陈炎顺表示,京东方以“深耕物联”为主线,实现了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
“万马奔腾”应万变
紧随一季报而来的,是京东方公布的新一届董事会及管理团队名单。
转型物联网,让行业龙头京东方有望率先走出行业周期。但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少,更复杂多样的领域、如何从提供硬件服务转为提供软硬融合的解决方案,这对京东方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京东方进行了适配物联网转型的组织架构调整。
此前,京东方采取的是业务部门为导向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便于抓牢大客户、搞定大订单。但物联网呈现出定制化、碎片化、动态化的特点,不但变化快而且单个订单金额小,前后的管理截然不同。
“要转换成为‘主干严谨、枝叶授权’的管理模式,形成与物联网转型相适配的组织机制。”陈炎顺对此表示。
京东方智慧金融解决方案
因此,京东方重组业务架构,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建立价值平衡、风险对冲体系,紧密围绕“屏之物联”战略,针对 “1+4+N”各业务进行了组织架构重塑,赋能万千物联网细分场景,实现公司资源能力的拉通整合。
“敏捷管理”源于“精益管理”理念,强调“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一家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敏捷程度,以及能否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敏捷组织,决定了它能不能行稳致远。
京东方在这方面的反应无疑非常迅速。而且为了适配这一组织机制,人才建设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年轻化、专业性强的高学历人才正在成为企业中坚力量。据了解,目前京东方管理团队中,80、90后占比高达72%,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超35%;技术研发团队中90后员工占比超过60%,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岗位中硕士、博士学历人员超过2/3。
在京东方看来,物联网人才是包括从事物联网架构、平台、芯片、传感器、智能标签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物联网工程的设计、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对此类人才需求,京东方创新人才管理模式与机制、搭建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完善人才团队服务机制,激发内部人才活力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文化推动创新人才结构优化和价值发挥,构建创新技术人才的护城河。
无论是业务调整还是人才孵化,京东方以“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以不变应万变,在“1+4+N+生态链投资”的创新生态中稳步向前。
新“30年”待启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可以说,京东方的成长史就是中国显示产业的发展史。
从“万物皆显示”走向更广阔的“显示联万物”,29年来,京东方正在带领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走向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被认为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京东方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有效示范。
在京东方内部,为持续全面推进数字化变革,去年7月,京东方成立了首席变革与IT管理官组织(CTIO组织),专职负责数字化变革管理。通过构建端到端流程体系、优化运营机制、强化IT系统支撑、盘活数据资产,大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行业赋能方面,在数字化创新的助推下,很多传统的方式被颠覆。
以银行为例,当你进去银行大厅,原本要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维护的金融服务,如今通过大数据识别、终端屏幕呈现便可“一站式”解决。京东方的智慧解决方案还可以实现银行网点后台管理数字化,通过各联网设备采集到的大数据,管理人员可以掌握网点运营状态,为高效管理提供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撑。
目前,京东方已推出智能生产、智慧厂区及工业互联线上服务等众多标准化、平台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为全国200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大幅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更重要的是,京东方通过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并实现协同管理,是对产业链和生态链的价值重塑,有利于产业链提升整体智能制造水平及合作紧密度,强化生态融合,实现共创共赢,从而切实促进数字技术与各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行业乃至整体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京东方新的品牌使命“用心改变生活”
明年是京东方创立30周年。回顾前30年,京东方总能以探路者的姿态,引领行业实现稳步向前,如今正在完成自身身份转变,由半导体领域的巨头进化为物联网创新企业,不再单单是提供显示硬件的企业,而是深耕“屏之物联”战略,加速“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创新,致力于为千行万业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并持续引领整个行业从原有规模导向,逐步走向技术、乃至价值创造导向的全新发展升维之路,助力中国数字经济行稳致远。
充满挑战的2022年,已然过去三分之一,京东方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迈进下一个30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在LCD方面,面对产品价格结构性调整,京东方依托良好的产品、客户结构以及技术力、产品力领先,积极调整产品组合,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柔性OLED虽然业务占比较小,但在2021年12月,京东方实现单月出货量首次突破千万级。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报道指出,三星电子很早就已向京东方提出了支付1,000亿韩元授权费的要求,在今年上半年两家公司也就此进行了谈判,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是受此影响,2022年一季度,在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的背景下,京东方出现增收不增利,毛利率“失血”近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下降1657%,内外皆受制约而承压情形已较明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让面板行业持续许久的好日子在去年暂告段落。京东方与TCL科技这两家国内面板双雄的股价,也自去年3、4月份出现的年中股价最高点逐渐回落。这让外界担
格隆汇8月1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B股数量为102,916,988股,占公司B股的比例约为10.9941%,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
作者:肖俊清来源:股市动态分析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写过多篇关于看多面板双雄的分析,本文是在重温巴菲特部分理念和阅读段永平问答录后,第一次直面曾经避而不谈,关于面板企业商业模式上所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笔者依旧看好未来3到4年
今天大盘震荡调整,但面板双雄却探底回升,收出中阳线。面板双雄是否探底成功?后面会怎么走?TCL科技复盘:从中长线看,从月线看TCL科技最近月线有两次低9情况出现,但出现了一定的探底回升。所以说从中长线上看有一定的机会。本月反抽五周均线,但量
今天大盘再次震荡上行,涨0.66%,但TCL科技,京东方A,顺丰控股等白马却继续下跌,跌跌不休的它们这两天创出了年内甚至两年内新低。那么白马是否迎来了布局机会?它们创出新低是风险还是机会?下面我们来分析。顺丰控股:顺丰控股今天最多大跌超5%
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横向盘整走势,没有突破前期高点,之前的科技股在沉寂很久之后出现狂欢,但狂欢之后,接下来又趋于沉寂了,接下来的几天都处于持续回调中。不过,无风不起浪,科技的狂欢,也表明了科技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已经再次得到了资金的关注,只
本周TCL科技涨2.92%,京东方A本周涨1.98%。弱反弹,面板双雄何时再迎起飞机会?TCL科技复盘:上周复盘说到TCL科技上周放量收阳,属于量价常态。上周放量站上了五周和十周均线,遇20周均线冲高回落,本周或有回踩确认的需求。后面五周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