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2:56:11 | 浏览:659
从饱受争议到领跑全球京东方25年改写中国“屏史” | |
■本报记者 贾 丽 历经26年,又一座堪与中关村媲美的“硅谷”,屹立于北京的东南门户,它便是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巨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方)便坐落在这里。经过股份改制的重生、市场质疑的考验和技术更迭的洗礼,京东方从一家岌岌可危的老牌电子管厂,发展成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服务的物联网公司。这一路京东方走了25年,几乎与亦庄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同步。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位于亦庄京东方的总部和产业基地,亲身感受这家在重压下逆势而上,如今一举一动都牵动中国显示产业神经的“隐形巨人”的风采。 北京8.5代线 改写中国“屏史” 遥想十几年前,一台32英寸液晶电视至少要卖上万元。而如今消费者花费不足千元,就可以将液晶电视搬回家。而这一生态的改变,首先要归功于京东方。 2018年第一季度,京东方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1250万片,超越三星、LG位列世界第一。这是京东方成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四大领域出货量“全球之冠”后,又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京东方一举改变我国“缺屏”的局面,打破国外企业垄断TFT-LCD产业的格局,让原本昂贵的液晶电视在我国快速普及。 在提升“国产屏”全球地位的过程中,京东方北京8.5代线工厂的落成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结束了大陆“无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时代”,实现了中国全系列液晶屏国产化。 据了解,位于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京东方8.5代线工厂是中国大陆首创,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内部按产线划分为阵列、彩膜成盒、模组等工艺流程,并配有综合动力站、综合办公楼和污水处理厂等,产能15万片玻璃基板/月,玻璃基板尺寸为2200mm×2500mm。 《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主角,是京东方8.5代线的第三道工艺流程——成盒工厂。成盒是将经过阵列工艺和彩膜工艺处理后的两片玻璃基板对盒,最终切割成对应规格尺寸并进行电学和外观检查。 在卸下身上所有物件、换上密封严实的无尘服、戴上双层手套后,经过风淋室层层清洁,《证券日报》记者才得以进入工厂。记者被告知,为了确保工厂内部的无尘和极度洁净,进入工厂前的清洁工作,必须非常严谨。 一进厂房,“咔咔”的机器声就传过来,有节奏但不刺耳。白色的屋顶下,巨大的厂房内各种机器有序地排列着,各类机器人活跃在每一道工序…… 经过阵列工艺和彩膜工艺处理后的玻璃基板需要先进入多道的清洗程序:清洁剂洗、加热洗、紫外线洗。这一道道工序,保证了玻璃基板的洁净。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生产中每一道工序都非常重要。比如在液晶滴入环节,液晶下滴的速度、分布,也都非常讲究。液晶滴到玻璃基板后的扩散速度、液晶下滴点与点的距离、液晶量的大小,需要经过测定和精确的计算,这对工程师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的要求非常高。 成盒的所有流程全部由机器操作。《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厂房几乎没有工作人员,有很多地方甚至是不开灯的,仅有机器在有序地运转。这些工业机器人真正地撑起了一座无人智能工厂。 “我们工厂的工作人员几乎全部是工程师,仅有少部分操作工,工程师们平时主要负责监控电脑和进行研发工作,偶尔才需要进入厂房进行检查。”工作人员说。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这还是一家绿色工厂:工厂的屋顶采用屋面太阳能发电系统,同时再生水替代自来水,通过反渗透高回收技术、纯水重复利用及废水再生二次利用技术,每年可节约大量水资源。同时,工厂采用了可再生的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 走完一圈成盒工厂,记者耗费了一个半小时。而这仅是京东方北京8.5代线四大分厂中的一个。“建设8.5代线工厂对企业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建设如此大规模、高要求的高精尖厂房,在中国是首次,对企业和建筑商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京东方有关人士表示。 在京东方等国产面板厂商的推动下,2017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供给地区排名重新洗牌。根据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数据,2017年中国将正式超越韩国成为大尺寸面板供给面积最大的地区,预估2020年中国供给率将朝50%迈进。 “京东方不但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全球第一,而且在产业规模、技术实力等方面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的合肥第10.5代TFT-LCD产线和成都6代柔性AMOLED产线的量产,标志着我们在显示领域已成为全球领跑者。”京东方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刘洪峰透露。 逆势而上 接连掀起“液晶风暴” 京东方的发展史,可谓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显示产业成长史。这一历程也与改革开放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息息相关。 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于1970年12月26日在天津无线电厂诞生,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那时,黑白电视机的售价极其昂贵。拥有一台电视机,成为无数家庭的梦想。一堆人坐在电视机前看《西游记》,是很多人小时候的记忆。 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电视工业。随着“彩电国产化”工程的启动,长虹、TCL、康佳、海信等世界彩电巨头诞生。1987年中国彩电年产量达到1934万台,跃居全球第一。然而,就在中国CRT彩电行业如日中天之际,平板显示技术呼啸而来,冲击着CRT技术,中国彩电工业再次陷入了对国外供应商的高度依赖之中。中国彩电企业不得不以高价从外资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陆续陷入经营困境。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京东方的前身——北京电子管厂被誉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曾写满辉煌。然而,由于技术老化、产品老化,北京电子管厂连续亏损,职工医药费报销都成了问题。 一个人的决定改变了这家工厂的命运。1992年,年仅35岁的王东升出任电子管厂厂长。1993年,王东升与干部职工凑了650万元资金,创办了京东方,硬是将一家包袱沉重、陷入破产边缘的电子管厂改制成为市场化的高科技企业。 “1993年至2002年是转型创业、发展主营的阶段,京东方开启了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创业征程。”京东方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刘洪峰回忆称。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的路上满是坎坷,以王东升为首的管理团队带领大家在摸索中度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1997年6月10日,公司B股在深交所上市后,高层决定从传统领域向新型显示器工业进军。 从1998年开始,京东方迎来了做大规模的第一个五年黄金期。2000年12月,京东方在深交所发行A股,高层的视野也转向了全球市场。 三年后,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进入TFT-LCD这一前沿产业领域,当年9月份又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第5代TFT-LCD生产线,结束了我国大陆“无自主液晶屏时代”。2003年至2012年是突破“屏”颈、迈向领先的阶段,京东方真正进入TFT-LCD产业,结束了我国显示产业动辄被外企哄抬物价和技术封锁的局面。 在这些年里,国外巨头降价打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让公司由盈转亏,承受巨大压力。一边是显示产业举步维艰,一边是借助酒仙桥老厂区地域优势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诱惑,王东升选择了坚守。还在亏损中的京东方出人意料地逆势发展,连续上马了成都4.5代线、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掀起了一场“液晶风暴”。 这给三星、LG、夏普等当时国际上主要TFT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他们纷纷改变了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态度,开始在中国建设高世代线的项目。 此后,京东方开启了高速发展之路。2013年至2017年,公司进入实现领先、战略转型的阶段,陆续在重庆、成都、福州、合肥等地建设了高世代TFT-LCD线和柔性AMOLED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起至今,京东方已建设了12条产线。 “基于对显示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尊重,我们在行业发展低谷期保持了自己的战略定力,提出‘化行业低谷为企业成长机会’,逆势而上、抓住机遇,坚持技术研发、上新生产线,相继投建多条TFT-LCD生产线。正是由于顶住压力逆市投资,京东方抓住了市场机遇,逆势成长,不但在技术方面彻底打破国外的封锁和垄断,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缺芯少屏’的‘少屏’之痛,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领先者。”谈及在曲折发展中的感悟,刘洪峰这样说。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京东方对我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上下游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目前显示产业材料本土化率已达70%,装备国产化率达到32%。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显示材料和装备的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 如今超高清、大尺寸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而京东方则是液晶显示屏市场的领导者。 京东方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之首,正是源于公司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经过多年努力,京东方突破了多种屏幕技术难关,部分技术独具优势。京东方注重自主技术研发,2017年新增专利申请量8678件,其中发明专利超85%,累计可使用专利数量超过6万件,成为全球极具创新力的领先企业。 公司拥有多项突破性创新技术:独有的ADSDS超硬屏技术是全球显示领域三大技术标准之一;8K显示屏分辨率是目前主流的高清电视分辨率的16倍;柔性AMOLED显示技术工艺极其复杂、技术难度极高,在全球首屈一指。 柔性屏已是未来中小尺寸智能电子产品的趋势。据了解,目前,京东方已为华为高端手机供货,并与诸多全球知名品牌就柔性AMOLED方面展开合作。京东方有关人士透露:“今年成都6代线产能的快速爬坡,将在柔性AMOLED上为京东方引入更多合作伙伴。” |
在LCD方面,面对产品价格结构性调整,京东方依托良好的产品、客户结构以及技术力、产品力领先,积极调整产品组合,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柔性OLED虽然业务占比较小,但在2021年12月,京东方实现单月出货量首次突破千万级。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报道指出,三星电子很早就已向京东方提出了支付1,000亿韩元授权费的要求,在今年上半年两家公司也就此进行了谈判,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是受此影响,2022年一季度,在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的背景下,京东方出现增收不增利,毛利率“失血”近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下降1657%,内外皆受制约而承压情形已较明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让面板行业持续许久的好日子在去年暂告段落。京东方与TCL科技这两家国内面板双雄的股价,也自去年3、4月份出现的年中股价最高点逐渐回落。这让外界担
智通财经APP讯,京东方A(000725.SZ)公告,公司于2021年7月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9.6亿股新股。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
格隆汇8月1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B股数量为102,916,988股,占公司B股的比例约为10.9941%,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
今天大盘震荡调整,但面板双雄却探底回升,收出中阳线。面板双雄是否探底成功?后面会怎么走?TCL科技复盘:从中长线看,从月线看TCL科技最近月线有两次低9情况出现,但出现了一定的探底回升。所以说从中长线上看有一定的机会。本月反抽五周均线,但量
今天大盘再次震荡上行,涨0.66%,但TCL科技,京东方A,顺丰控股等白马却继续下跌,跌跌不休的它们这两天创出了年内甚至两年内新低。那么白马是否迎来了布局机会?它们创出新低是风险还是机会?下面我们来分析。顺丰控股:顺丰控股今天最多大跌超5%
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横向盘整走势,没有突破前期高点,之前的科技股在沉寂很久之后出现狂欢,但狂欢之后,接下来又趋于沉寂了,接下来的几天都处于持续回调中。不过,无风不起浪,科技的狂欢,也表明了科技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已经再次得到了资金的关注,只
京东方投290亿建生产基地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巩固在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龙头地位,京东方决定投资290亿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第六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生产基地,用于生产新型半导体显示器,着力布局VR显示产品市场。(via 上证报)奇瑞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