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2:56:33 | 浏览:852
京东方作为全球闻名的面板巨头,拥有强悍的研发能力。自研柔性AMOLED解决了传统AMOLED出现的大斜视角度下的白光色偏问题,提供了更好的视觉体验。
芯研所6月21日消息,面板巨头京东方(BOE)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成都、绵阳等地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已经武汉的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均按照先前拟定计划进行生产,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图片来源网络(芯研所采编)
据了解,AMOLED屏由于具有色域广、分辨率高、可单独控制每个像素等优点,在终端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尤其AMOLED大尺寸面板在终端市场占比越来越高,如大屏手机、笔记本电脑、车载仪表显示等。
随着面板尺寸增加,用户观看显示屏幕的视觉角度相应变大。传统AMOLED显示屏观看角度增大,白光色偏的问题逐渐显示出来,不仅降低了AMOLED显示屏的使用性能,同时也非常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为此,京东方(BOE)在2021年1月26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AMOLED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该方案在平坦层上设置了中间层,通过对中间层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处理,使得设置在中间层上的阳极层能够在具有较好的反射和透射效果。既增加大角度下反射和透射的光,也解决了AMOLED显示屏大角度下白光色偏的问题,从而提升了产品性能。
具体来说,京东方所申请专利中,AMOLED显示屏结构包括:平坦层(1)、中间层(2)、阳极层(3)。其中,中间层21区域的粗糙程度要小于22区域。同时22区域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于平坦层(1)。
平坦层(1)具有较为光滑的特性,因此,在平坦层(1)上设置阳极层(3)后,阳极层(3)也较为光滑,因此能够经阳极反射出来的光也越多,正面从阳极反射和透射出来的光也越多,发光效率也越高。
基于R色、G色和B色的不同波长特点,调整的表面粗糙度为R色像素和B色像素对应中间层的区域,而不增加G色像素在中间层上对应的区域的表面粗糙度。这样,通过提高大角度下预定类型像素亮度,以及降低大角度下的预定类型像素亮度衰减,就能够有效改善大角度倾斜观看的白光色偏,从而提高大视角倾斜观看的色彩精度。
(7709405)
应用创新层面,京东方不止于智能手机、PC等个人终端以及家用显示终端,已经全面布局了车空间,将智能座舱作为了柔性OLED的新价值场景,在汽车仪表、中控总成、抬头显示、后视镜等车载显示细分领域,已推出柔性AMOLED、柔性多联屏、曲面显示、全贴合显示、超大尺寸显示等极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全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从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向用户靠拢。
格隆汇8月19日丨京东方精电(00710.HK)发布公告,2022年8月19日,根据于2013年6月3日获采纳购股权计划,行使授出的购股权而配发及发行1.5万股股份。本文源自格隆汇。
9月16日消息,据韩媒TheElec报道,苹果已经向京东方提供了有条件批准,后者有望为iPhone13生产OLED面板。苹果这几年,一直有意扶持京东方,以此来牵制另外两家屏幕供应商,即韩企三星显示和LGDisplay,以此来压低他们的供货价格。
而一旦断供属实的话,京东方肯定是不可能按时交付苹果订单的,都知道库克对于供应链中的企业都非常苛刻,如果真的已经签下了合同,届时还不能按时交货,肯定是要赔付巨额损失的。很有可能之前在iPhone13的交付屏幕上,京东方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需求,擅自更改了面板的设计,最终被苹果单方面要求停止生产,当然对于这样的消息,也并未得到官方的最终证实,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能知道个大概了。
2003年,京东方投建北京第五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线,这是中国大陆首条依靠自主技术建设的显示生产线,结束了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屏”的时代。2009年,京东方投建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中国大陆从此告别了“无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时代”。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本次限电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民生保障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用电负荷,灵活安排产线运营,全力保障客户产品交付。36氪获悉,京东方A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及绵阳市共有四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在此期间,公司将对TFT-LCD生产线适时进行例行设备维护。
格隆汇8月1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B股数量为102,916,988股,占公司B股的比例约为10.9941%,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
格隆汇3月9日丨京东方A(000725.SZ)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94.42亿元,同比增长61.89%;营业利润为345.80亿元,同比增长472.09%;利润总额为346.56亿元,同比增长468.7
作者:肖俊清来源:股市动态分析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写过多篇关于看多面板双雄的分析,本文是在重温巴菲特部分理念和阅读段永平问答录后,第一次直面曾经避而不谈,关于面板企业商业模式上所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笔者依旧看好未来3到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