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2:58:58 | 浏览:7953
1964年,乔治·海尔迈耶在液晶中发现了几种新的电光效应,实现了液晶在显示领域的关键性技术突破。1968年,乔治·海尔迈耶研发出第一片液晶显示面板(LCD)。
然而作为液晶显示技术的创始者,美国却并没有引领潮流,1983,精工推出了薄膜晶体管的液晶显示器(TFT-LCD),彻底引爆了日本电子产业界,松下、东芝、日立这些电器公司也纷纷投身到TFT-LCD的开发中,众多企业的加入使日本在该领域建立了从原材供应、设备组装、到生产制程、工艺规范一整套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液晶面板也开始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电脑,电话,电视等众多领域。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1987年夏普成功开发出了92160像素的行业最高水准TFT液晶屏,正是这一年成就了“液晶的夏普”。 此次夏普引领了液晶面板行业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全球第一条6代、8代、10代线均由夏普创造。
后来日本因为金融危机,韩国开始从日本挖人挖技术,。到1999年,随着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及平板电视需求的急速增长,三星以18.8%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面板行业的第一,LG则以16.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一举将日本的老霸主夏普赶下台。
可以说,液晶面板技术从诞生到如今,一直被日韩所把控,从上个世界80年代开始,中国面板一直要从海外进口液晶面板,长期受制于海外,
而国际面板巨头长期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一度曾联合抬价,中国消费者被迫买单。国家发改委曾在2013年对三星等液晶面板巨头开出垄断罚单,称其价格垄断严重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可以说中国在液晶显示面板领域长达25年受制于西方。
尤其是90年代某,世界电视产业从传统CRT(显像管)显示器向液晶、等离子等新型平板显示器转换,液晶面板占液晶电视整机成本的2/3,中国大陆彩电厂商被迫花费巨资,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
1998年,京东方的创始人王东升看到了中国液晶面板受制于人的状况,王东升预见液晶面板将会有新一轮的技术替代。提出了“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
然而这个路却并不好走,因为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京东方曾一路艰难挣扎,京东方也是一路亏损。
在2002年的时候,上海广电集团(下称上广电)就与日本NEC签订液晶项目合作意向书,投资近100亿元从NEC引进一条5代线。但这次合作依然采用“用合资方式换取技术使用”的传统模式。
王东升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很难从中拿到任何核心技术。事实证明了王东升的判断是正确的。
所以王东升想要通过收购的方式,先获取淘汰的液晶面板技术,然而彻底了解掌握之后,再进行自主研发,掌握高端液晶面板技术。
2003年2月,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在北京亦庄投资12亿美元建设了一条5代线,于2005年5月量产,技术骨干主要来自于海力士的120多名韩国工程师,中国工程师以学徒的形式参加。这结束了中国自主生产液晶显示屏零时代。
通过这样的方式,京东方才有机会了解到液晶面板的生产技术,学习消化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技术,这个时候因为研发投入增加,京东方资金亏损就更加严重。
2005年的时候,因为饱受进口面板制约之痛,创维、TCL、康佳、长虹等4家彩电巨头计划合资在深圳建设 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就是著名的“聚拢计划”。在向境外企业寻求技术来源时,他们得到的答复或者干脆是不转让技术,或者是技术转让费太高。
最后,他们找到了京东方,向京东方投资,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东方的资金压力,然而日本厂商担心京东方的发展会挤占它们的市场,2007年,日本夏普主动提出愿意以技术入股,建设一条7.5代线,令深圳市和4家彩电商开始动摇。长虹干脆撤出去做等离子(PDP)了,“聚龙计划”与京东方的合作就此搁浅。
那缺资金的京东方怎么办,要知道,一条先进生产线的投资动辄三四百亿人民币,在这个时候,北京政府及时对京东方给予了资金支持,2006年,北京市政府借款28亿京东方,此后每年国家都会对京东方进行资金输血,以其2016年10月投资的绵阳第6代AMOLED生产线为例,在465亿的项目总投资中,其中200亿由绵阳市政府和其指定的投资平台负责筹集,60亿由京东方负责筹集;剩下的部分由双方共同通过银团贷款解决。
自2003年以来,京东方累计投资了合肥第六代LCD生产线、福州第8.5代LCD生产线、绵阳第6代AMOLED等11条面板生产线,总投资金额高达3062亿,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国资和地方政府投资的。
尽管投资这么多,可是前期京东方却还是年年亏损,京东方2005年、2006年因连续亏损15.9亿元、17.7亿元,2007年因市场转暖,外加股权出让和政府补贴,勉强填补了亏损的钱还有些盈余;但2008年金融危机使京东方再亏损8.07亿元;2009年在政府补贴7亿元帮助下,才没有亏本,也因此,京东方被民众屡屡骂“赔钱货”。(自2001年到2016年,十五年的时间里,京东方营收总和高达3137.04亿,但其净利润总和为44.53亿,累计计算的净利率仅为1.41%,所以并不是京东方不赚钱,而是投入太高)
2010年是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反转时刻,大中尺寸(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永远成为历史。在这一年10月,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中国大陆首条第6代TFT-LCD 生产线正式量产。这是中国大陆自主建设的首条高世代线,京东方仅用18 个月时间的建设周期,创造了全球6 代线建设的最快速度。
到2012年的时候,京东方已经有了4.5代线、5代线、6代线、8.5代线等四条产线布局。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京东方才结束了亏损,多年的付出终于结出了果实
从1998年进军液晶面板产业,到2003年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再到2012构建完整产线布局,京东方用来整整14年才真正进入高端TFT-LCD产业,结束了我国显示产业动辄被外企哄抬物价和技术封锁的局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京东方对我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上下游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目前显示产业材料本土化率已达70%,装备国产化率达到32%。中国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面板生态。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京东方开始和日韩这些垄断企业抢占市场。京东方的投入是值得的,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年需求约为24亿片,显示器面板需求超过2亿片,液晶电视面板需求超过1亿片,中国大陆市场占比达到了20%。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全球约70%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80%的显示器、60%的电视机都在中国大陆制造。
因此,液晶面板是我国每年进口消费额最大的产品物资之一,以2010年为例,当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6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1569亿美元)、石油(1351亿美元)和铁矿石(794亿美元)。有数据显示进口额最高的年份用于购买液晶面板花费更是高达510亿美元。
政府十几年投资的3000亿人民币仅仅是一年液晶面板的进口花销,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京东方的企业价值。可以说,京东方在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十年来扮演了一个矛盾集合体的角色——为了提升国家的工业化和技术装备水平, 即便亏损惨重,他们不得不继续投资,进行大规模扩张。而作为一家公司,他们还必须向投资者负责。此外,在承受着巨大亏损的同时,这个产业还必须对“过剩论”、“OLED 替代论”作出解释。
京东方的崛起,也使得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口额持续下降。更倒逼海外企业不得不降价出售,“你卖的太贵,我就用京东方的去”这句话让中国拥有了议价的权利。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6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为318.49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大跌了36.69%,进口额已经跌回到十年前的水平。而且在京东方的压力下,进口液晶面板的价格大幅度下降。2018年1-10月,我国液晶面板进口额更是下降到了219.0亿美元。
中国在京东方上砸的钱,可以说为国家省去用在进口液晶面板上万亿的花销!
不仅如此,京东方还积极抢占海外市场,成为全球液晶面板行业新的龙头。2018年,京东方显示屏出货量高居全球第一,目前,京东方正在积极研发制造尖端OLED显示屏产品,在未计入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入的情况下,京东方仅OLED面板一个战略上累计投资已高达1860亿,我们也期待未来在OLED面板领域,我们可以赶上三星的步伐。
京东方的发展也说明了,中国在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向来是不计较成本。只有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算差一点,我们也要搞,这样我们就有了议价的权利,就不需要担心被海外卡脖子。
在LCD方面,面对产品价格结构性调整,京东方依托良好的产品、客户结构以及技术力、产品力领先,积极调整产品组合,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柔性OLED虽然业务占比较小,但在2021年12月,京东方实现单月出货量首次突破千万级。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报道指出,三星电子很早就已向京东方提出了支付1,000亿韩元授权费的要求,在今年上半年两家公司也就此进行了谈判,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是受此影响,2022年一季度,在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的背景下,京东方出现增收不增利,毛利率“失血”近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下降1657%,内外皆受制约而承压情形已较明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让面板行业持续许久的好日子在去年暂告段落。京东方与TCL科技这两家国内面板双雄的股价,也自去年3、4月份出现的年中股价最高点逐渐回落。这让外界担
格隆汇8月1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B股数量为102,916,988股,占公司B股的比例约为10.9941%,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
作者:肖俊清来源:股市动态分析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写过多篇关于看多面板双雄的分析,本文是在重温巴菲特部分理念和阅读段永平问答录后,第一次直面曾经避而不谈,关于面板企业商业模式上所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笔者依旧看好未来3到4年
今天大盘震荡调整,但面板双雄却探底回升,收出中阳线。面板双雄是否探底成功?后面会怎么走?TCL科技复盘:从中长线看,从月线看TCL科技最近月线有两次低9情况出现,但出现了一定的探底回升。所以说从中长线上看有一定的机会。本月反抽五周均线,但量
今天大盘再次震荡上行,涨0.66%,但TCL科技,京东方A,顺丰控股等白马却继续下跌,跌跌不休的它们这两天创出了年内甚至两年内新低。那么白马是否迎来了布局机会?它们创出新低是风险还是机会?下面我们来分析。顺丰控股:顺丰控股今天最多大跌超5%
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横向盘整走势,没有突破前期高点,之前的科技股在沉寂很久之后出现狂欢,但狂欢之后,接下来又趋于沉寂了,接下来的几天都处于持续回调中。不过,无风不起浪,科技的狂欢,也表明了科技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已经再次得到了资金的关注,只
本周TCL科技涨2.92%,京东方A本周涨1.98%。弱反弹,面板双雄何时再迎起飞机会?TCL科技复盘:上周复盘说到TCL科技上周放量收阳,属于量价常态。上周放量站上了五周和十周均线,遇20周均线冲高回落,本周或有回踩确认的需求。后面五周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