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暗算中国彩电,国产险遭灭顶之灾,京东方力挽狂澜(上)

时间:2022-08-19 22:59:22 | 浏览:8493

中国当年正是从海外引进、消化了CRT彩色显像管技术,花了20年时间建立起彩色显像管工业,才算真正掌握了整个产业链,这是中国彩电业当年崛起的关键。形势已经很明朗,中国彩电产业遭遇重击,上游的显像管产业链已被彻底摧毁,下游的整机制造商已经被“铁三角”死死掐住脖子,眼看就要咽气了。

十多年前,国际巨头暗算中国彩电产业,国产品牌险遭灭顶之灾。

如果没有京东方,中国彩电行业早已灰飞烟灭。

如果没有京东方,中国的智能手机几乎不可能雄霸全球,自然也不会有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的崛起。

京东方,为中国的工业发展立下不世之功勋。

遗憾的是,很多人能随口说出一大堆明星,却不知道京东方是干什么的。



2007年时,中国彩电行业已经辉煌了二十余年 。

从1970年代末开始,中国通过引进技术,建立起“彩电整机—彩管—玻壳”的完整产业链,为国产品牌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6年,长虹发动价格战,开启中国彩电业的“战国时代”,战争极其惨烈,行业大洗牌,小众品牌纷纷出局,而长虹、康佳、TCL、创维、海信等一批大企业纷纷崛起。

很快,国产品牌共同发力,在国内市场占据优势,结束了日本货霸占中国市场的局面,扬眉吐气。


紧接着,中国彩电借助劳动力成本低、国内市场大等优势,发展出规模经济,成本下降,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彩电终于强势崛起,产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彩电工业迎来黄金时代!

彩电工业的崛起,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1980年代,彩电的产值占中国电子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56%,直到21世纪初,中国电子信息企业中,排名前10的都以彩电企业为主。

当时,业界流传着“电子工业命系彩电”的说法,可见彩电业对中国多么重要。因为太重要,所以必须想办法长期保持。

就当时的情况看,一切都很乐观:国内彩电产业链基本完备、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低、市场大,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要保持优势难度不大。

当时业内信心满满,毕竟中国彩电是从落后者成功赶超了世界巨头,这充分证明了实力。

现实情况跟大多数人预料的一样,虽然一度技术进步缓慢,陷入价格苦战,但从整体看,中国彩电业没遇到什么大的挫折,一直保持着繁荣——直到2007年风暴的到来。



2007年似乎是中国彩电行业的“本命年”,诸事不顺,险遭灭顶之灾。

灾祸的起因,是一项替代性技术从海外兴起。

在电视机产业链上,最重要的部分是显示器,2007年以前,绝大部分电视显示器都是CRT显像管,CRT显像管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大,而且非常笨重,占整个电视机的绝大部分重量。2000年之前出生的伙伴们,应该都记得这种讨厌的重家伙。


CRT显像管虽然笨重,但技术却要求最高,最值钱,任何电视机离不开它。

中国当年正是从海外引进、消化了CRT彩色显像管技术,花了20年时间建立起彩色显像管工业,才算真正掌握了整个产业链,这是中国彩电业当年崛起的关键。

建立彩色显像管工业相当不容易,所以我国非常重视。重视本来是好事,讽刺的是,正是这样的重视,让彩电业差点在突如其来的风暴中覆灭。

2003年,当显像管产业如日中天时,一种叫做液晶显示屏的东西开始替代它,正式进入电视领域。

但因为技术不成熟,价格昂贵,所以替代比例非常小,虽然比显像管轻便很多,但并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当然也不会引起我国彩电业的重视,我们依然在显像管上大笔投资。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液晶显示屏入局之后,很快站住了脚,随着技术快速升级,成本迅速下降,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它发展越来越快,当再次引起行业关注的时候,已经具备了颠覆整个行业的能力,势不可挡。

2006—2007年,全球电视市场迎来重大转折。

2006年第一季度,液晶电视占全球出货量不足20%,而显像管电视则接近80%;但到2007年第四季度,液晶电视升至47%,显像管电视降至46%,出现历史性地超越。

液晶电视从2003年出现,到2007年超越,不过5年时间,行业被彻底颠覆!



照理说,液晶屏崛起,咱们也换成液晶不就行了吗?但问题是,环顾全国,我们没有一家生产电视液晶屏幕的企业,完全依赖进口!

此时电视液晶屏的生产被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垄断,它们结成“铁三角”联盟,共同控制市场价格和出货量,更恶心的是,“铁三角”对技术严格封锁,中国大陆厂商不得染指。

随后,显像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花了20年心血发展起来的产业,几乎一夜之间被彻底摧毁。

更恶心的是,“铁三角”联盟对中国大陆实施卡脖子政策,给液晶屏幕定高价,以致于2008年的进口额猛增至441.0亿美元,成为我国进口总值第四大商品,仅仅排在原油(1293.3亿美元)、芯片(1292.6亿美元)和铁矿石(605.3亿美元)之后。导致我国彩电业利润狂降,沦落为“铁三角”的打工仔,只能挣一点辛苦钱。

但最要命的是,“铁三角”限制向中国大陆厂商供货,打算彻底掐死我国的彩电产业。我国彩电企业很快遭遇重创,国际、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快速抢占,份额快速下降。

形势已经很明朗,中国彩电产业遭遇重击,上游的显像管产业链已被彻底摧毁,下游的整机制造商已经被“铁三角”死死掐住脖子,眼看就要咽气了。此时大陆的彩电产业,就像一艘漏水的巨大轮船,船舱进水,正在逐渐下沉,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出现,必死无疑!

或许中国彩电产业命不该绝,就在行业陷入巨大困境的时候,一个顽强的男人正领导他的企业,跟境外液晶显示屏巨头展开生死大战!

正是这个男人和这家企业,几经生死,顽强搏斗,才挽救了中国的彩电产业,也正是有了这个人和这家公司,在接下来爆发的智能手机狂潮中,中国品牌才有可能强势崛起,在全球智能机领域占据显赫的地位。


这个男人叫王东升,这家公司叫京东方。



京东方,起源于“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当时叫做北京电子管厂,主要生产电真空器件,为民用电子整机、军事通信设备、雷达、导航、国防尖端武器等很多电子产品提供核心元件。

北京电子管厂属于军工企业,1956年7月建成,当时投资1.0282亿元,而当时中国电子工业总投资额为5.5亿元,占五分之一,可见其分量之重、地位之高。

创业之初,工厂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在第一任厂长周凤鸣的带领下,出色完成了国家的计划任务。除此之外,工厂还在基本建设、生产制造、产品和设备开发等环节都进行了创新,自主开发出数量庞大的新技术。

进入1960年代,国家对企业管理“收紧”,企业走入僵化,创新劲头变弱。但那一代人都经历过战火,激情四射,在不利的局面下,仍然推动我国电子工业快速进步,贡献巨大。

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大量企业军转民,军工订单大减,同时由于大力倡导技术引进,工厂放弃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经营困难,陷入生存危机。由于放弃半导体自主研发,直接导致了我国芯片的落后,直到今天也没有发展起来。

也就在1992年痛苦改革时期,工厂迎来了第八任厂长,王东升,正是这个人的上任,挽救了垂死挣扎的北京电子管厂,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电子工业新的辉煌。


王东升,浙江人,1957年生,家境不错,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老师。由于“历史问题”,王家在那十年间受到冲击。因为政审不过关,王东升不能读高中,于是下乡插队,十四岁的时候当了木工,后又进入县建筑公司,参加建设。

虽然时运不济,但王东升从来都没有放弃学习。正因为这个特点,他才没有一直停留在低层次的工作上。

1977年恢复高考,王东升考上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习财务,成绩很好。毕业那年,电子工业部从杭电挑选10名优秀学生,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王东升正是其中之一。
王东升运气不错,他被分配到总厂财务处,接触的都是科处长以上的专家和领导,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对他日后升迁作用重大。

因为思想超前、很有个性,又年轻肯干,王东升很快得到赏识,不到26岁就被提拔为财会处副科长,31岁时被提拔为副总会计师兼财务处处长,可谓少年得志。(这工厂是副省级企业,不要小瞧!)

虽然官运亨通,但王东升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正在改革开放,人人都向外面的世界,他也觉得国有体制没什么希望,每天按部就班,为何不到外面闯一闯?他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但老厂长张红飚十分器重王东升,把他当重点培养对象,希望他未来能够扛住工厂的重任。

在张的委托下,王东升花了三个月时间设计出一份改革方案,厂长、书记非常高兴,要让他主持改革,但老干部们只想着早点退休领退休金,对改革毫无兴趣。

王东升很不爽,他再也不想看到这帮老气横秋的家伙,工厂都这样了,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性,工厂看来是没希望了,他决定离开。

但就在王东升办好了调离手续时,老厂长带上厂里的一众领导,亲自登门,苦苦挽留。王东升被反复劝说很不耐烦,他反问一位老同事“我凭什么要留下来?”那位老同事回了一句:“就凭让我们的师傅不再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

是啊,工厂正值危难之际,大家竟然需要到菜市场捡烂白菜,食堂才能开锅,不能一走了之!王东升突然有了一种巨大的责任感,他决定留下了。

(未完,请点击:头像—文章,即可看续篇)

《国际巨头暗算中国彩电,国产险遭灭顶之灾,京东方力挽狂澜(中、下)》两篇

相关资讯

技术峰值刷新,千亿布局成型,京东方将柔性显示推向何种新高度?

应用创新层面,京东方不止于智能手机、PC等个人终端以及家用显示终端,已经全面布局了车空间,将智能座舱作为了柔性OLED的新价值场景,在汽车仪表、中控总成、抬头显示、后视镜等车载显示细分领域,已推出柔性AMOLED、柔性多联屏、曲面显示、全贴合显示、超大尺寸显示等极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全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从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向用户靠拢。

京东方精电(00710.HK)因购股权获行使发行1.5万股

格隆汇8月19日丨京东方精电(00710.HK)发布公告,2022年8月19日,根据于2013年6月3日获采纳购股权计划,行使授出的购股权而配发及发行1.5万股股份。本文源自格隆汇。

期待!京东方mini-LED实现量产:与韩企OLED终有一战

mini/microLED必定是LCD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京东方要想不在这一块被华星光电超越,必须尽快发展mini/microLED,才能保住自己LCD面板行业老大的地位。未来,三星很可能为苹果提供iPad使用的OLED面板,苹果希望堆叠双层来使得亮度翻倍,寿命延长4倍。

京东方定增募资200亿元背后:分红仅54亿遭质疑,募资计划或不达预期

天风证券分析称,项目顺利实施后将巩固京东方在大尺寸LCD行业的优势,并加码OLED,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营收及利润水平不断增长。日前,多家证券机构对京东方此次募资计划作出风险提示称,该计划或存在募投项目不达预期,LCD面板价格波动,OLED发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国产屏崛起!京东方获苹果风险订单:或为iPhone 13供屏

9月16日消息,据韩媒TheElec报道,苹果已经向京东方提供了有条件批准,后者有望为iPhone13生产OLED面板。苹果这几年,一直有意扶持京东方,以此来牵制另外两家屏幕供应商,即韩企三星显示和LGDisplay,以此来压低他们的供货价格。

京东方已经落入了苹果的“圈套”

而一旦断供属实的话,京东方肯定是不可能按时交付苹果订单的,都知道库克对于供应链中的企业都非常苛刻,如果真的已经签下了合同,届时还不能按时交货,肯定是要赔付巨额损失的。很有可能之前在iPhone13的交付屏幕上,京东方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需求,擅自更改了面板的设计,最终被苹果单方面要求停止生产,当然对于这样的消息,也并未得到官方的最终证实,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能知道个大概了。

一文读懂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京东方A(000725.SZ)业绩快报:2021年度净利大增412.86%至258.26亿元

格隆汇3月9日丨京东方A(000725.SZ)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94.42亿元,同比增长61.89%;营业利润为345.80亿元,同比增长472.09%;利润总额为346.56亿元,同比增长468.7

京东方A(000725.SZ):拟回购2亿-3亿股B股予以注销、回购资金规模不超10亿港币

格隆汇3月31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公司拟回购2亿股-3亿股B股予以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通过增厚每股收益,传达成长信心,维护公司价值,切实提高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该等股份占公司B股的比例约21.36%-32.05%

京东方A:是值得长期持有的标的吗?

作者:肖俊清来源:股市动态分析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写过多篇关于看多面板双雄的分析,本文是在重温巴菲特部分理念和阅读段永平问答录后,第一次直面曾经避而不谈,关于面板企业商业模式上所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笔者依旧看好未来3到4年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常德新闻头条网桂林旅游网张家界旅游网陕西旅游网国学易经文化网LV包回收网九江头条新闻网中国式离婚今日阜阳益生菌酸奶网梧州六堡茶官网高端全屋定制官网河池新闻头条网红木家具网新能源汽车网净水器资讯网手机数码网三明今日新闻网南宁分之道官网scratch少儿编程娱乐圈网贵州青酒网西点蛋糕烘焙网实木板材采购网西安旅游攻略网今日青岛万科A股温州鞋业人才网钦州坭兴陶官网兼职悬赏猫
京东方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物联网产品、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是业务是显示器,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京东方的核心事业包括端口器件、智慧物联、智慧医工。
京东方最新消息 86755.net©2022-2028版权所有